【韓網評論翻譯】《魔鬼的計謀2》後續風暴ing 鄭鐘然 PD 沒有責任嗎?面對觀眾紛紛向演出者問責
《魔鬼的計謀2》完結後,觀眾紛紛跑到演出者個人 SNS 上「問責」。原報道用的字眼是「只抓住演出者的頭髮」 ,意思即是大家把焦點放在演出者身上,但作為節目總負責人的導演鄭鐘然PD,我們應該向他問甚麼問題呢?(內含劇透)
廣告 【注意:內有劇透!】 雖然 Netflix
綜藝節目《魔鬼的計謀2》隨著優勝者的誕生,落下帷幕。但觀眾的焦點比起「誰取得優勝」,卻放在「怎樣完結(節目)」上。而來到最終決賽的鄭泫揆(정현규)和尹邵熙(윤소희),雖然分別獲得第一名、第二名,卻在一片惡評和爭議中退場。而且圭賢和鄭鐘然PD的導演,也被觀眾們詬病。 在較早前,鄭泫揆雖然獲得最終勝利,但在遊戲中的言論:「你會算數嗎?(너 산수할 줄
아냐?)」貶低對手的場面在節目播出後,受到觀眾「很傲慢」的批評。有部分觀眾跑到他的個人 SNS 指責大罵,面對這個情況,鄭泫揆把 IG
上的個人簡介改成「對不起(죄송합니다)」,傳遞向觀眾道歉的聲音。不過輿論並沒有輕易平息。 而演員尹邵熙也在節目初期,獲得「外冷內狂(겉차속광:外表冷靜內裏狂氣)」的稱號。不過在決賽中做出感性的決定,令觀眾疑惑並留下諸多惡評:「她是在讓賽嗎?(우승
양보냐)」「是來戀愛的嗎?(연애하러 왔냐)」在節目初期,她一度被稱為「像天才一樣(천재 같다)」「好感型玩家(호감형 플레이어)」,在最後卻無意成為「被罵」的演出者,遭受惡評洗禮,成為節目爭議的中心。 最後觀眾也在演出者的討論之後,把目光放回製作組身上了。問題並非出自觀眾的過度投入,有評論認為,在鄭鐘然 PD(정종연
PD)眾多招牌的戰略綜藝節目裏,唯獨這季集中在演出者的情感糾紛、靠哪邊站的糾紛中,「頭腦生存遊戲」這個基本的節目宗旨卻消失了。實際上在這季初期,也是一直集中在「要孤立嗎?還是聯合呢?」這個藍圖一直進行,也同時誘導觀眾分黨分派支持。也有評論指出,導演比起遊戲的本質,更多的是演出者之間的人際關係;比起有頭腦的策略性玩玩,更強調演出者感情的增減和分裂形勢,大大減低遊戲本身的趣味。
更重要的是,鄭泫揆和尹邵熙是多數聯盟的活躍玩家,即是說觀眾向著他們的指責,並非單純對他們人物、個人的反感,也有可能是因為《魔鬼的計謀2》的敘事編排和剪輯的方向,引起觀眾這般反響。特別是鄭泫揆的爭議發言,在剪輯之下人物會被醜化。尹邵熙同樣也是,在節目後期才開始受關注。
圭賢也在節目中遊走於聯盟與個人戰略之間,展現了滿滿的存在感。可是在導演以感性為主導的剪輯之下,也令圭賢烙上了「自私」的標籤。雖然圭賢在粉絲交流平台上,也對粉絲解釋道:「各自的立場不一樣。(각자의 입장이
있다)」,但生氣的觀眾的反應,卻更為激烈。 固然觀眾們過度的惡評也是問題,可是製作組以刺激、感性為主導敘事,我們也不能無視製作組其中的責任。有評論認為,被稱為「細節達人(디테일 장인)」的鄭鐘然 PD,在這季的設計、剪輯、人物構造等整體上,也出現漏洞。
《魔鬼的計謀》第二季從結果來看,展現了超卓的話題性和全球收視率,可是如果連勝出者也笑不出,這樣的生存戰還剩下甚麼呢?除了冠亞軍之外,這一季留下的,還有感情疲勞與爭議。若有第三季,為了避免遊戲再次變質為「情感消耗型真人秀」,在導演手法上,恐怕得多下功夫。
✨✏️☆⋆。°✩ ✨🐼✨ ✩°。⋆☆✏️✨ ✨✏️☆⋆。°✩ ✨🐼✨ ✩°。⋆☆✏️✨
原文記者:金수형
原刊日期:2025/5/23
翻譯:熊貓編輯
(只供翻譯學習用途,轉載請注明出處及附上原文網址,謝謝。)
韓文單字
廣告
0 意見